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技术文章

产品列表 / products

  1. 2020

    8-23

    摘要:伴随着新生代地壳伸展运动、岩浆侵入和火山活动,在东北地区形成了较丰富的地下热水资源和干热岩。本文对火山的形成、分类等各方面进行了介绍,意图探究火山与地热间的关系,研究地热资源与火山活动和新生代地壳运动的关系,探讨地热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规...

  2. 2020

    8-23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所有惠益,包括供给服务(如提供食物和水)、调节服务(如控制洪水和疾病)、文化服务(如精神、文化收益)以及支持服务(如维持地球生命生存环境的养分循环)。本文就三个大的方面的来讨论生态系统服务所受到的影响。一...

  3. 2020

    8-22

    摘要:岩溶区的奇峰异洞与大泉是宝贵的旅游资源,其形成与差异性溶蚀存在很大关系。地下水水量丰富的含水系統是理想的供水水源,其对可溶性介质的改造是地下岩溶及岩溶水发育的主要原因。由于我国地理、气候及介质性质差异的影响,我国岩溶及岩溶水存在较大的...

  4. 2020

    8-22

    根据岩溶水的出露和埋藏条件不同,可将眼桶水划分为3种类型。裸露型岩溶水岩溶化地层广泛出露地表,特点是以潜水为主。其主要接受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循环交替快,常以泉河地下河形式排泄。动态变化大、水化学成分简单、矿化度低。覆盖型岩溶水岩溶含水层之...

  5. 2020

    8-22

    岩溶含水层的富水性总的来说是较强的,但是含水又极不均匀。因岩溶水并不是均匀地遍及整个可溶岩的分布范围,二十埋藏于可溶岩的溶蚀裂隙、溶洞中,所以往往同一岩溶含水层在同一标高范围内,或者同一地段,甚至相距几米,富水性可相差数十倍至数百倍。例如在...

  6. 2020

    8-22

    在裸露岩溶区,岩溶水的循环常以径流交替为主,从分水岭到河谷的方向上,表现为由垂直运动为主的补给过程逐渐变为水平运动为主的径流汇集与排泄过程,并且以集中径流和集中排泄为特点。岩溶水在河谷地区有较明显的垂直分带现象。垂直渗入带(Ⅰ)发育垂向溶洞...

  7. 2020

    8-22

    摘要:岩溶泉水是山西省重要的供水水源之一。近年来岩溶泉水普遍受到污染,煤矿开采排水是岩溶泉水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在论述岩溶泉域水文地质特征和岩溶泉域系统中煤系地层的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煤矿开采排水对岩溶水的污染成因和煤矿开采对岩溶水...

  8. 2020

    8-21

    岩溶是指流动的侵蚀性水流与可溶的岩石之间相互作用过程和由此产生的结果。其作用包括化学溶解、沉淀、水流冲饰,重力崩塌及生物溶蚀等;作用结果指所形成的各种地貌形态,如溶沟、石芽、溶槽、落水洞、漏斗、洼地、峰林等地表形态和溶孔、溶隙、溶洞、管道等...

  9. 2020

    8-21

    1概述20世纪以来,环境急剧恶化,以环境变化为研究内容的变化已成为当今地学界活跃的研究领域,相继出台了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环境变迁人文因素计划(IHDP)、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ITAS)等多项计...

  10. 2020

    8-21

    地下水作为水圈的一部分,在与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过程中成为能量、物质交流与汇集的载体与纽带,环境变化所导致的上述圈层间物质与能量循环的变化必然在地下水中留下某种“印记”,从而使地下水具有了存储和保护环境变化信息的功能(王焰新等,2...

共 1794 条记录,当前 40 / 180 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跳转到第页